GRID是广佛首家从事城市更新领域产业谋划和资源整合的NGO机构,致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更新领域卓越的智库·桥梁·伙伴特色型专业服务机构!
珠三角早期发展中,一批村级工业园实现了快速腾飞。改革开放以来,村级工业园曾经是奠定广州制造业基础、助力广州经济发展的时代功臣。然而,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腾换优化,村级工业园占地广,产值低、税收少、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逐步显现。
2019年以来,广州对村级工业园大刀阔斧进行改造升级,向存量要空间、以质量促发展。如今,村级工业园经历蝶变,环境优化,产业升级,更带动过百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成为了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空间载体,更是深化改革的一把坚韧利器。
蜕变
空间优化消防改造,整治对象变身现代化园区
这里是位于海珠区新滘中路的海珠同创汇——新潮的设计,开阔的空间,很难想象,这里曾因安全事故频发成为当地的重点整治对象。
“这里以前是建于80年代、90年代初期的工业厂房,里面都是一些低端的汽修厂、制衣厂、仓库、收布碎的。改造以前,这里的环境和消防隐患很多,我们作为周边的居民都很担忧。”土生土长的广州东风村居民黄静波,是亲历者和见证者,“改造以后,老城市新活力在我们这里体现了。”
通过建筑抽疏,园区空间重新优化,新铺设的消防喷淋系统有效消除了火灾隐患,曾经的村级工业园已摇身一变,成为集文创、服装设计为一体的现代化园区,原村集体的收益也趋于稳定。
大学毕业还不到2年的陈梓能,从大一时一个人开始做网络电商,到现在,已是规模100多人的潮牌企业老板,其公司产业体量几乎每年翻一到两倍。作为一名95后创业者,他对企业发展自有想法,“我们需要一个更好更大的发展平台,刚好海珠同创汇这里又是一个工业风、有创意的创意园。我们发现一些有活力、有创意的年轻人喜欢聚集在这个地方,所以我们就选择来到这里,因为招人很方便,交通也很方便,对我们整个公司形象在气质方面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开园一年多以来,海珠同创会出租率已接近9成。”海珠同创汇招商运营经理张旭介绍,除了年轻企业,不少科创“大咖”也在此建立了基地。这里,成了他们发展的新载体。“我们预估3年内,这个园区的产值可以达到30亿元,税收实现1.2亿元。”张旭说。
突破
创新定位产业升级,“网红大街”人气爆增
“我们打破思维,在创意园里面做了一个比较大的举动,引进了时下比较热门的网红元素,吸引了大量外来游客进来消费,这时候,商家就看到了商机。”说起天河棠下·智汇Park的改造之路,经营负责人谭浚峰坦言,其时几经周折,“我们想引进一些企业客户,但是因为这里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周边的商业并不是十分丰富,解决不了他们的吃、住、行问题。我们就想到招商业客户进来,去满足这部分客户,然而,他们又发现这里并没有固定的消费人群。”
作为广州产业示范园区的又一典型,天河棠下·智汇Park经过微改造,被打造成集城市生态公园、多场景办公、多元商务配套等为一体的城市更新综合体。园区一经开放便迅速成为网红打卡点。
今年上半年,原本经营服装企业的钟建军在这里新开办了一家MCN公司,作为产业延伸的新端口,不到半年,就招揽了大批客户。“其实这里面本身就是一个产业社区。一方面,这个园区本身提供一些服务、资讯和圈子、圈层,有产业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在这个产业生态里,企业慢慢运营下去,可以把附近相关的资源链接起来。”
行业资源对接快捷,初创企业能激起更多创意火花。更值得一提的是,在天河区,不少“村里的众创空间”实现了品牌输出,将既有模式复制到区内乃至全市的新园区,带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创新
以需求促改革,打造广州经验
广州有2705个村级工业园,占据全市工业用地约30%面积。改革开放以来,它们曾是创业者的“淘金地”,成为奠定广州制造业基础、助力经济发展的时代功臣。然而,随着城乡融合发展,产业腾换优化,其问题也逐步显现——在全市工业企业中,村级工业园产值只占10%、税收只占6%。
2019年以来,广州对村级工业园大刀阔斧进行改造升级,通过政府收储、国企主导、园区专业平台主导、龙头企业主导、村集体主导等模式,走出一条具有广州特色的“微改造”新路径。
GRID执行院长江浩:
在广州这些大量的成长中、转型中的传统产业,传统企业需要的一些更新载体的需求,“它是一次需求倒逼载体更新的物业供给侧改革。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广州的村级工业园改造可以给全国提供一些城市更新的范本——广州经验,也就是说想清楚要干什么,想清楚为谁而干,再为其提供一些可以比较快呈现出效果的快载体。”
截至2020年6月底,全市共整治提升村级工业园9.2平方公里,惠及村民18.5万人,带动固定资产投资110亿元,淘汰关闭低效企业2133家,新引入企业1288家。通过释放土地红利和产业导入提升的有机结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的现代化产业园区正在崛起。
GRID执行院长江浩:
“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新机遇面前,如何充分调动市场力量,形成一种统筹集聚的产业集群,这是广州切切实实可以提供经验的。”
向存量要空间、以质量促发展,如今,村级工业园经历蝶变,成为了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的重要空间载体,更是深化改革的一把坚韧利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广州新闻电台,如有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