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20-83705399

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天域行官网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886号安华汇公建楼16楼

电话:83705399

企业邮箱:grid2016@gzgrid.net

详细介绍

 
智库动态 | GRID应邀参加海珠区琶洲南发展策划专家研讨会

广州市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是广佛首家从事城市更新领域产业谋划和资源整合的专业机构!      

3月23日下午,GRID院长助理曹华山应邀参加《琶洲南区地区发展策划》专家研讨会。琶洲是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的示范区,而琶洲南区是琶洲数字经济试验区的重要延伸区域,未来也将成为数字经济产业的重要承载区域。GRID基于大量的数字产业研究与调研,发表了区域发展思路的建言,得到高度关注与认可。

数字经济的发展痛点

1、数字版图雨后春笋,缺少上位统筹谋划

曹华山认为数字经济近年成为发展热点后,众多数字产业平台如雨后春笋推出于世,但真正主导产业清晰、龙头企业明确、产业生态闭环的产业平台少之后又少,真正原因在于缺少上位统筹谋划,城市与城市之间,区与区之间更多的是资源型竞争,而非产业链协同;

2、忽视市场逻辑,过于注重空间逻辑

产业空间集聚形成的动因大体上分为两种——“长需”与“外需”,长需一般指本地优势产业基础,由于产业规模扩大延伸的原因,而成长为一个产业集群;外需即是指“飞来巨头企业”的新业务或新区域扩张,而落地催生的产业集群;无论是哪种需求,其核心的逻辑都是“市场逻辑”,也就是通过订单需求成长、增加,解决这些企业成长的,因此曹华山认为产业谋划更重要的不是空间规划的引导,而是“市场逻辑”的打通与丰富,应更多的“培育需求”(如工业互联)或“匹配需求”(如会展商贸)。

不同视角的建议

针对本次重点研讨的《琶洲南区地区发展策划》方案,GRID院长助理曹华山也给出以下建议:

1、 湾区视角

根据《2020粤港澳数字大湾区融合创新发展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广州的数字经济综合实力排名位居第二,略低于深圳,因此琶洲作为广州核心区的数字经济板块,应积极吸纳广州数字经济基础技术的优势产业,深挖传统领域的“数字+应用领域”。例如广州作为千年商都的城市,其核心的商贸定位功能从未动摇和转移,只是随着时代背景的不同,贸易的产品和方式在发生着变化。琶洲南区紧邻琶洲中一区,应积极发挥广交会的IP效应,融合形成数字商贸、数字会展的创新型数字经济应用场景。

2、 广州视角

广州近年推出重多数字产业平台,如琶洲互联网集聚区、白云数字科技城、知识城人工智能园、增城大数据平台、番禺思科智慧城等,众多的产业板块之间的差异、互补、协同性应进行重点研究,应超出物理空间的边界,更多的谋划出广州发展数字经济的统筹谋划和布局,而非演变到最后变成了区与区之间的资源竞争。

3、 琶洲视角

(1)政企联合打造赋能平台

产业赋能平台将成为琶洲南区未来产业集聚与规模成长的核心推动力,即通过产业赋能平台去解决某些“数字+”产业的订单不足、人才不匹配、资金不充沛等问题。如“广东省知识产权服务业”之于中新知识城的知识产业体系,“蚂蚁金服”之于杭州的创投产业体系。因此曹华山建议琶洲南区应通过政企共建的方式积极打造属于自己的产业赋能平台,解决数字产业先导期的订单、资金等多方面的需求。

(2)城市更新创造应用场景

大量的存量用地是琶洲南片区最显著的用地特点,未来随着数字产业的导入,其对应的企业商务需求、人才的生活需求都将倒逼项目片区的城市更新工作,同时通过城市更新盘活存量用地,也可以为数字产业创造大量的创新应用场景,如“新基建”、“智慧医疗”、“智能交通”、“未来社区”等等。

(3)案例研究引导规划指标

《琶洲南区地区发展策划》一方面应提供产业导入的整体解决方案,另一方面也应充分、积极推动片区下阶段的规划部署工作,如交通组织、城市设计、控规调整等工作,因此应选取多个同类型对标区域,通过量化分析梳理用地结构、人口、容积率、开发规模等核心规划指标,形成核心规划指标一览表,指导后续规划落地工作。

相关信息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微信公众账号

天域行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