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村级工业园作为产业发展重要存量载体,随着存量时代到来,推动村级工业园改造是重要的,必要的、紧要的。广州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简称:GRID)GRID全程协助民盟广州市委开展“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专题调研,实地考察广佛两地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项目,探索新时代村级工业园改造提升的“广州模式”。
近日,GRID协助民盟广州市委与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主要领导就“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进行专题调研座谈。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建华、产业园区处处长林满山,主任科员肖泽,以及民盟广州市委副主委海珠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方锦群、民盟广州市委参政议政处处长邓小强、民盟广州市委参政议政副调研员蒋欣等出席会议、GRID江浩院长与作为专家受邀参与。 根据市工信局最新数据显示,村级工业园“规模大、布局散”。全市共2705个,总面积约132平方公里,约占全市现状工业用地的30%,其中约六成的村级工业园占地在2万平方米以下;其次“产值低、污染重”,园内集聚大量加工制造、仓储等传统产业,“亩产”较低。此外,还存在“环境差、隐患多、利益杂”等的顽症,亟待改造优化,与时俱进求发展。 GRID作为第三方专业机构,积极搭建沟通平台,促进民盟广州市委和市工信局双方交流研讨。此外,GRID全程协助民盟开展广佛两地村级工业园考察,调研了解到两地村级工业园前期征拆、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做法和经验,分析对比其改造路径、创新政策等,探索“广州特色”的村级工业园改造模式。 佛山市村级工业园改造起步较早,以南海区为例,南海区提出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和整治提高两手抓,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打响村级工业园综合整治的攻坚战:成立区整治办,统筹指导;建立村级工业园数据库,明晰台账;划定产业保护区,计划管控;利用国家试点,政策创新;加大财政奖补,激励投资;公有资产牵头,带动改造;搭建供需平台,产地联动等。 总体而言,南海区村级工业园改造在政策制定、产业引入、项目实施上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广州村级工业园量对比佛山也不少,改造进程稍慢,但是近期在政府指导下也有一些典型项目。以广州设计之都为例,设计之都前身为黄边村级工业园,以汽修产业为主,部分是低端的鞋业、制衣等旧厂房,产业基础较弱,部分厂房效益低,且有安全隐患。 2017年政府开始统筹设计之都项目的全面推进工作,明确了黄边村工业园是以打造白云区新兴的价值创新园区为目标的改造项目。 在项目谋划上,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 在落地路径上,坚持综合施策、拆改结合。 项目强化“土地收储+旧厂房改造+旧村庄微改造+集体留用地开发”组合拳政策,确立了片区发展方向与4个功能分区,改造后既提供了部分国有用地,也保留部分集体用地;既形成高端产业载体,也改善村民收入和居住环境。 坚持历史存量违建拆除与成片连片改造相结合。 “广州设计之都”作为传统工业园向产城融合园区转型升级的项目,有着形成示范带动作用,为广州城市更新实施探索提供宝贵经验。 作为九项重点工作之一 改造旧空间,焕发新活力。村级工业园改造作为广州市推进城市更新九项重点工作之一,是推动广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所在,是实现城乡产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着力点,是广州融入大湾区发展、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的突破点,更是尊重土地二元制背景下探索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重要支撑。 推进村级工业园改造,广州将继续加快进度。近期已推出《广州市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实施意见》(征求意见稿),通过大众征询意见后也将正式出台,进一步指导全市村级工业园整治提升;同时近期启动2019年提质增效试点园区遴选工作,村级工业园也作为重要申报专题纳入评比,将带动一批试点项目。 GRID将继续协助民盟广州市委,发挥第三方智库的专业技术和资源整合能力,深入研究广州村级工业园发展现状、痛点,为进一步推动村级工业园转型升级,提升园区产业价值,打造广州特色的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 2023-10-07EPCO全流程服务
- 2023-10-07规划设计
- 2023-10-07课题研究
- 2023-10-07产业策划
- 2023-10-07招商运营
- 2023-10-07活动组织
- 2023-18-08智库十五·借鉴丨GRID产发中心赴上海苏杭开
- 2023-18-08智库十五.借鉴丨上海苏杭开展都市型工业项
- 2023-18-08智库十五·党建|为什么是中国?产发中心党支部
- 2022-19-10智库党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产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