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
020-83705399

栏目导航
联系我们

天域行官网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白云大道北886号安华汇公建楼16楼

电话:83705399

企业邮箱:grid2016@gzgrid.net

详细介绍

 
智库建言 | 广州产业招商痛点分析和建议


广州现代城市更新产业发展中心(GRID),是广佛首家城市更新领域产业研究谋划和资源整合对接的专业化机构。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背景下,城市发展格局有了很大的变化,广州正在全面进入产业时代。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和传统发展路径依赖使得产业招商面临新机遇和新挑战,广州产业招商陷入“引凤不难,筑巢不易”局面,导致产业载体发展遭遇冰火两重天,一边是因为错配的产业-载体而存在的大量园区洼地和一直“晒太阳”的空置土地,一边是争着抢着向政府要土地的大批优质企业和因为没有适配载体“离家出走”的好企业。

如何推动广州产业招商破局,引领产业招商新常态,赋能产业园区新发展?亟需研究广州产业招商现状和痛点,明晰发展路径。


 一、广州产业招商进入“提速提质”新常态 


广州产业招商能力在不断提高。广州市工商局数据披露,2017年广州公司注册新增数量可喜: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32.8万户,其中新登记企业20.7万户,同比分别增长33.9%、45.8%,并且新登记企业在三次产业的占比为0.5:10:89.5,结构性效应愈加突出。每千人拥有企业58户,超过发达国家每千人拥有企业50户的水平。目前已经吸引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者在广州投资兴业。

另一方面,广州招商引入的企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根据2015-2017年广州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统计分析,广州新增高新技术企业不断增加,与2015年相比,2017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加了1177家,是2015新增高新技术企业的1.4倍。

产业园区建设方面也不断发力。以黄埔区为例,瞄准IAB、NEM“高精尖”产业,重点推进园区建设和产业招商。目前已经引入GE医疗,正在建设数个GE独创的“乐高式” 模块化生物制药工厂,打造世界领先、国际一流的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创新特色园区。在新能源新材料价值创新园内,广州第一座12寸芯片厂——粤芯12英寸芯片制造项目已动工建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园内,现已引进中国联通、中国电信、西门子、阿里云工业互联网总部、航天云网广东总部等一批国际信息技术产业巨头。

表1   2015-2017年广州新增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统计示意图


 二、供需信息不对称严重制约广州产业招商 


随着今年产业招商大环境变化,中美贸易、制造业回流等都对产业落地产生巨大影响,广州产业招商面临一定困难。新时代企业需求有差异,从需求角度来看,广州产业招商面临最大痛点是招商与载体的不充分不均衡发展导致供需信息不对称。主要有以下三大原因:

一是缺乏有效对接平台。目前,虽然广州有产业、土地各自独立的信息服务平台,但大多聚焦在某一细分领域,缺乏知名度、影响力,尚未形成供需两端互通的共享平台。例如搜土地网、地合网等平台主要聚焦土地,缺乏对需求研判,线上土地成交情况不容乐观。缺乏供需两端互通共享的信息沟通,导致出现信息孤岛,无法实现信息利用高效化、价值最大化,造成产业发展与载体供应不充分。

二是对产业需求研究不充分。园区租金路径依赖性强,例如调研某园区负责人说,“园区招商肯定是先考虑要招满,谁给的钱多谁先进”。园区在招商方面很少能以产业需求为导向,租金导向的产业招商必然难有完整的产业生态和清晰的主导产业,也难吸引龙头企业进驻。也有园区虽有产业规划,但多数只是“墙上挂挂”,是立项时候“忽悠”政府领导的“大宝剑”,缺乏产业定位逻辑性和落地性,“天马行空”的产业定位不清晰,导致后续招商不够精准,难招好商。以人工智能产业园为例,越秀、海珠、南沙、黄埔、天河等区都在布局,新兴产业热潮明显,但是实际去到各园区,入驻企业参差不齐,优质企业凤毛麟角,区与区之间内部抢资源现象频繁。

三是管理与招商实施路径依赖强。政府与园区运营管理单位都存在一定的路径依赖,没有清晰认识新时代产业招商的特点,有些表现的“盲目清高”,认为广州大都市,何来招不到商,不愿放低姿态做服务做对接,只管坐等企业敲门;有些又“无序忙乱”,各种招商会都参加,只为完成工作任务,不管区域产业适配性,“芝麻西瓜都带回家”。


 三、广州产业招商战略上重视统筹保障、战术落实“五个一”


针对存在问题,建议产业招商和载体建设要均衡充分共同发展,互相促进。战略层面“两个做好”,一是做好机制保障,二是做好政策协同。通过有效机制建立加强国规与产业部门联动和政策协同出台,实现产业招商“形神统一”;战术层面“五个一”:一片保护区块(底线)、一张产业地图(高度)、一个供需平台(支撑)、一套服务体系(保障)、一批招商手段(动力),以此促进广州“招好商、好留商”,积极推动广州实现高质发展。

(一)一片保护区块:保障产业发展有底线

首先,综合考虑城市发展需求,平衡经济、资源、人文、历史、等各方诉求,形成产业保护区块,明确产业保护红线,保障产业发展有底线。其次,市区两级明确分工,市层面主要进行总量管控,区层面负责空间落位,并加强两级协同联动,确保土地有序供应。最后,针对产业保护区内市场不愿积极参与的“工改工”项目,应充分利用国有企业资源,加大政府统筹力度,推动产业项目发展。

image.png

(二)一张产业地图:保障产业发展有高度

结合广州产业基础、发展特色、优势资源等多方因素,明确广州市的基础及主导产业的空间分布,并基于城市新定位、新目标、新要求及产业发展趋势,确定广州市未来重点发展产业的布局,使得产业招商有高度、有方向、有指引。同时结合各区域城市定位、产业基础、资源优势等的差异性,有序引导同一产业的不同产业功能落位,形成广州市产业规划布局图,避免造成域之间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恶性抢占招商资源现象严重。



(三)一个供需平台:保障产业发展有平台

建议充分利用互联网构建资源共享平台,以“信息对接,资源整合”为核心内容,帮助企业与土地权属人解决对接过程中面临的各类问题。该平台主要包括产业服务和土地服务两大版块。产业板块主要包括企业基础信息、产业业态、土地供应诉求、产业发展方向、信誉度等内容。土地板块主要包括土地性质、权属、供应方式、价格区间、规模体量、交通区位等详细信息。通过自动链接供需两端诉求,实现智能推介,实现资源共享,快速匹配,真正实现供需两端无缝对接,帮助企业主体找到合适的土地载体,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四)一套服务体系:保障产业发展能长久

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是指企业的发展与成长的动态轨迹,包括发展、成长、成熟、衰退几个阶段。因此我们需要深入了解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和特点,以便及时动态调整服务内容,增强客户粘性,使得企业“落地生根”。比如发展阶段,更多的是给予土地租金优惠等帮助企业成长,而成长阶段,则需要加强人才引进、子女落户等政策优惠,帮助企业做强做大。并且通过强化权责,在行政机关和承担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窗口服务单位,全面实行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一次性告知制、即时办结和挂牌服务制等,保障政策稳步实施。

(五)一批招商手段:保障产业发展有动力

整合各类产业招商资源,如行业龙头企业、行业领军企业、科技领军企业、领馆行业商协会、投资服务机构、创投风投机构等;联合各产业协会、产业联盟等社会组织或投资服务等专业第三方机构,定期召开项目推介会、招商会;通过搭建招商项目来源网络,实现产业招商的“专业化”。

对社会化的投资服务机构进行奖励和购买服务。通过专业的社会化投资服务机构的“产业化”招商服务,增加了我市投资促进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也使得产业投资者得到系统性、综合性、持续性的支持,项目可以更快落户更好发展,实现以商引商。

广州已然迈入“提速提质”的产业招商新常态,现阶段更需要引领新常态,赋能产业园区新发展。充分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契机,广州通过“快招商、招好商”,加快集聚优质产业,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广州国际中心城市的地位,成为向世界展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四个走在国家前列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



相关信息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微信公众账号

天域行小程序